虞美人·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
【南宋】 陈与义
张帆欲去仍搔首,更醉君家酒。吟诗日日待春风,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。
歌声频为行人咽,记着樽前雪。明朝酒醒大江流,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。
背景
建炎三年(1129年),陈与义与友人席益(字大光)在衡山相遇。当时,陈与义因躲避金兵而抵达湖南,而席益则卸掉官职在衡山一带流浪。二人此次相聚不久,陈与义离开衡山,在席益为他举办的饯别宴上作《虞美人》词,以别友人。
解释
- “张帆欲去仍搔首”:船帆都张挂起来了,人却踟蹰流连,不忍离去,只是一杯杯地饮着君家送别的酒。
- “吟诗”句:陈与义追忆二人在腊月间相聚的时光,那时他们饮酒赋诗;同时,还盼望春天到来,以便二人更好地流连吟咏。
- “歌声”:古人送别例唱“骊歌”,如苏轼《江城子·孤山竹阁送述古》所写“且尽一樽,收泪听《阳关》”即是。又,宋代州郡长官设宴,例有官妓陪侍,歌舞侑酒,此“歌声”就是歌妓所唱。
- “歌声频为行人咽”,临别之际,歌妓亦为动情,几度呜咽不能成声。因此感动了词人:“记着樽前雪。”
- “雪”:为“雪儿”之省,而“雪儿”代指歌妓。雪儿为隋末李密歌姬,善歌舞,得文辞叶音律而歌,称“雪儿歌”,后用以泛指。词人因歌而记着歌者,即记着此别,记着饯别的主人,一语而三得之。
- “明朝”句:化用苏轼在扬州别秦观的《虞美人》词“无情汴水自东流,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”。
感想
“歌声频为行人咽,记着樽前雪。”一句,词义唯美,恍惚间想到晏几道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,也是由青春年少的歌女转到年轻时动人的情感,令人喟叹。
参考文献
夏承焘等。《宋词鉴赏辞典》。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3。
刘默,陈思思,黄桂月编著.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。中国华侨出版社。2012.09。第391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