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indness
他早已失明,现在依然失明,只是走到厨房门口,听见了她们在阳台上说的话,听见了笑声雨声和水声,呼吸到了带肥皂味的空气,然后回到了沙发上,正在想世界上还存在生活,正在问这生活是否还有他的一份
JOSÉ SARAMAGO
萨拉马戈的《失明症漫记》,和戈尔丁的《蝇王》一样,是社会试验类的小说。作者构思一个社会环境,然后把人放进去,观察人类的行为。 《蝇王》把人放进荒岛里,探究人性的原恶,而《失明症漫记》把人关押进政府看管的精神病院,揭露的丑恶不只在于人性,还有黑暗的社会。
个人认为,论思想之深刻和语言之深沉,还是《蝇王》更胜一筹。在语言上,萨拉马戈的书面语言是口语化的,节奏缓慢,句子很长,人物对话充斥其间。他本人认为他的作品应该被大声朗读,就像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讲故事那样,这样才能抓住节奏。而口语化的行文肯定不如正式语言字斟句酌,因此有失深沉。另一方面,《蝇王》揭露的人性原恶在人类中普遍地存在,其结论放之四海而皆准。而本书人类的悲惨境遇,很多是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导致的: 与人民脱节的政府、冷酷的军队、无人性的体制,这些是当时拉美社会现状的具体反映,不具有普世意义。我想说的是,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,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可以改善。
《失明症漫记》可以看成严肃文学版的末世求生,失明症在人群中蔓延,造成恐慌,接着社会崩溃,人性沦丧,有超能力的主角,带队生存..... 这个idea在成书的年代还很新颖,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人性,若有若无的晨曦,永远不要相信它,也永远不要否定它。
我们都知道,被坏人背弃,被许多人抵制的道德感其实自古有之,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,道德感已经与血液的颜色和眼泪的咸淡混为一谈。作为延伸,我们的眼睛就是灵魂的镜子,往往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我们嘴上试图否认的东西。
失明症是一种神奇的病症,传染没有理由,近乎随机,与普通失明不同,失明症患者看到眼前是一片发光的白色,仿佛眼球掉进了牛奶的海洋。我们不必深究这个病症的来源、细节和背后的寓意,总之它让女主角之外的人类失去了视力 ,让社会陷入混乱,欲望无节制地解放。人类回到原始丛林时代,区别在于不是区区几千男女生活在广袤的大自然中,而是百万千万的男女生活在一个贫瘠干涸的世界上。这是个失明的世界。
像处理任何大型传染病一样,失明症患者们被收容、隔离,主角们被收容到一家精神病院。在一个封闭且相对平等的社会环境内,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暴力冲突和阶层分化。这一幕我们很熟悉,拥有武力的人组成统治集团,然后占有社会资源:钱财、食物、住所,最后发展成女人。 男人争抢性奴隶,如同一群鬣狗争夺一个骨架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冷眼旁观,“病人死了,疾病也就没有了”,抱着这个理念,病人间自相残杀是默许的,甚至未得病的人也可以被送到这儿遭受迫害,毕竟死人都是盲人。
经历残酷的性虐待后,几位女性奋起反抗,发动群众推翻了统治阶级,此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在失明症下沦陷,看管的政府没有了,大门一扇扇敞开,疯子们走出了精神病院,混入外头盲人组成的混乱的人潮中,像大海中不停涌动的不知道往哪里去的浪涛。最终一场暴雨洗涤了人类肮脏的身体,人们逐渐复明了。
我们永远不能相信人性,不能预先知道一个人会干出什么事来,只有时间能检验一个人,时间是坐在牌桌对面的对手,他手中有各种牌,我们必须想法打出与生命一样的牌,那就是我们的生活。
但是,可以相信美好的存在,暴雨之后,总有东西从我们头顶掠过, 一只鸟,一片云,或者一片微弱的光亮。